京滬大戰,申花體力消耗大,國安占優。
7月19日,北京國安與上海申花的主場對決在北京拉開帷幕。兩隊同分,且有著長達30年的恩怨糾葛。此次交鋒不僅讓兩隊球迷與媒體紛紛熱議,更是在東亞杯的激烈競爭后雙方再度較量。
此番比賽的氣氛可謂火熱,門票在短短的2分鐘內即被搶購一空。這是工體首次開放售賣客隊區域的票務,因此有望刷新工體的上座人數紀錄。而在賽前的幾日,從上海往返北京的高鐵票基本售罄,顯示出雙方對戰的熱門程度及周邊的票價漲幅。從這可見上海球迷對于本場比賽的極度期待與熱情。
在雙方實力的較量中,北京國安似乎稍占上風。從三場東亞杯的比賽數據來看,申花國腳的總出場時間長達724分鐘,成為出戰時間最長的隊伍。相較之下,北京國安的總出場時間雖為373分鐘,但細看球員的消耗情況,張玉寧作為替補球員的消耗相對較少,而塞爾吉尼奧作為球隊的重要一員,其消耗度較申花的蔣圣龍和朱辰杰要少許多。這無疑為北京國安帶來了一定的優勢。
此外,北京國安在輿論上亦占據一定優勢。申花提前召喚了陳晉一、高天意等球員為這場比賽做準備。然而,除了申花的球迷和媒體外,其他地方的球迷似乎更傾向于支持北京國安。這樣的輿論導向對于申花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利的信號。
更為重要的是,這場京滬榜首大戰將在北京國安的工體球場舉行。這是申花一直以來的“魔鬼主場”,在這里申花屢屢難以取得勝利。去年就是在這里失利,導致與海港的積分差距縮小。若今年申花再次失利,其奪冠的機會將更加渺茫。更何況,海港的引援實力一直強勁,前年限薪令之下仍引進了如巴爾加斯這樣的大牌球員,給中超帶來不小的震動。如果申花未能取得好的成績,那么海港可能進一步加強其隊伍實力,中超的格局又將發生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