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強度下顯露真形,三分失手如何戰強隊?
在此前三場熱身賽中,中國男籃表現出了鮮明的特色,以與世界籃球接軌的小球風格示人,尤其是在三分球投射方面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他們的命中率在總體防守強度不高的環境下表現出色,其中三場比賽合計命中率為不俗的42.3%,71次出手有30次成功命中。
然而,在最后一場與波黑隊的熱身賽中,對手的防守強度明顯提升,特別是當波黑隊的三號得分手回歸后,中國男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盡管在前三節比賽中,中國男籃以63-50領先,其中胡金秋獨得12分,但球隊的外線球員似乎失去了前幾場比賽的果斷性。反而是替補上場的雷蒙成為了奇兵,他的表現讓球隊在關鍵時刻得以穩住陣腳。
盡管程帥澎在末節才命中本場比賽的第一記三分球,幫助隊伍穩住了局勢,但中國男籃在比賽中又暴露出了對內線的過度依賴。球隊似乎忘記了在外線投射三分的能力,而在末節比賽的最后階段,這個問題尤為突出。后衛試圖將球交給內線的胡金秋,但波黑隊成功地盯防住了他,并完成了攻防轉換,造成犯規并兩罰全中,一度將比分縮小至3分。
從之前的比賽來看,中國男籃的外線其實具備較高的投射水平。但在這場比賽中,面對波黑隊的防守強度增加,球員們似乎又回到了老路子。現在不僅需要面對歐美強隊的挑戰,就連亞洲的對手如菲律賓、日本甚至是韓國等國也具備了出色的三分球投射能力。如果中國男籃在比賽中只依賴內線得分而忽視外線的三分球投射,那么很快就會陷入被動。
整場比賽下來,中國男籃的三分球出手次數并不多,只有15次出手,成功命中6次,命中率達到了40%。與之前場均23.6次的出手次數相比,這場比賽的出手次數明顯不足。如果教練組不繼續堅持貫徹三分球的戰術,而是繼續走依賴內線的老路,那么中國男籃在即將到來的亞洲杯中的前景將會非常不樂觀。更長遠來看,如果在亞洲賽場上中國男籃都已經如此畏懼投三分球,那么在與歐美強隊的比賽中,他們注定會遭遇連續的失敗。因此,中國男籃必須重新審視并調整自己的戰術打法,充分發揮內外線的優勢,才能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