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變傲慢,遼魯群毆當事人無悔意,下狠腳怒懟網民,社交媒體風波。
這件事情發生在CBA休賽期,是國內籃壇的一次嚴重事件。在遼寧與山東的一場U21對決中,雙方球員竟然爆發了大規模的群毆事件。
這場沖突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和不良后果,無疑是對比賽紀律和比賽道德的嚴重無視。對于這樣的行為,籃協方面果斷采取了重拳出擊的姿態,開出了歷史上最大的一份罰單。根據籃協的公示,共有21人受到了處罰,其中4名球員被禁賽三年,基本宣告了他們個人籃球生涯的結束;其他17人則遭到了禁賽8場的處罰。
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作為事件當事人的山東隊球員彭泓森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得毫不在意。他甚至在沖突爆發時選擇了使用不光彩的手段——下黑腳,并在得逞后迅速逃離,避免自己被波及。他的這種行為不僅沒有引起他的自省,反而讓他在社交媒體上大言不慚地與網友對線。
彭泓森的這種不知悔改的態度和言語更是點燃了網友們的怒火。他不僅沒有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反而以此為榮,這種態度令人震驚。他甚至在回復網友時自信滿滿地表示:“這就叫聰明啊,我不受傷怎么了。”這樣的態度讓公眾的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對他進行批評。
面對這樣的輿論壓力,彭泓森并沒有進行反思和道歉,反而選擇了逃避。他將個人社交媒體賬號設置為私密狀態,使得公眾無法再對其發表評論。他的這一系列行為不僅反映出他個人的品行問題,也映射出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如何在確保運動員比賽成績的同時,讓他們認識到德行同樣是職業生涯的必修課。
籃協的處罰措施是必要的。多年來,各支球隊主要關注的是比賽成績,對于運動員其他方面的發展卻常常忽視。這就導致很多運動員在場下做出了令人不解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對運動員自身和球隊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對那些渴望成為職業運動員的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導向作用。
因此,我認為籃協的處罰并沒有過火。對于運動員的道德品質進行約束是必要的,我們需要讓大家都警鐘長鳴。我們不能只看重比賽成績,而忽視了運動員的德行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籃球這項運動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青少年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