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文化非辱罵挑釁之幌子
▲在風云激變的6月14日,中超聯賽的戰火再度燃起,河南俱樂部酒祖杜康隊與成都蓉城隊的比賽引起了廣泛關注。圖/新華社
隨著國足的暫時沉寂,中超聯賽卻重新點燃了戰火,這一把火不僅在綠茵場上燃燒,更蔓延到了場外。6月14日,河南隊在主場以3:2的比分戰勝了奪冠熱門成都蓉城隊,然而這場勝利的喜悅卻因部分成都球迷的挑釁而大打折扣。
賽前賽后,一連串令人憂心的事件接連發生。6月15日,河南足球俱樂部發布官方公告,指出賽前有成都球迷在體育場周邊公共設施上張貼針對河南足球的侮辱性貼紙。更令人震驚的是,為河南隊球員黃紫昌舉行的出場百場儀式,也遭遇了部分成都球迷的辱罵和挑釁。此外,賽后在航體附近橋洞內,部分成都球迷噴涂帶有侮辱、對抗、煽動色彩的話語,并對河南足球前投資人的畫像進行了侮辱性破壞。
這一事件引起了成都蓉城俱樂部的強烈反應。俱樂部對相關不當行為表示最強烈的譴責,并堅定表示將依據調查結果和相關規定,對實施者進行嚴厲處罰,決不姑息。同時,兩地賽區相關部門也正在開展調查,若查實系成都蓉城球迷所為,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面對球場內外的不文明行為,主客雙方都發出了齊聲譴責。這表明維護賽事文明和健康的足球文化是人心所向。雖然足球場上總有激情四溢的瞬間,但部分球迷以“球迷文化”為幌子,通過辱罵挑釁制造對抗,這種行為不僅不得人心,也難以成為足球文化的主流。
球迷被視為足球比賽中的“第12人”,是影響球隊士氣的重要因素。每支職業足球隊都重視與球迷的情感交流,知名俱樂部更是有著個性鮮明的球迷群體。然而,個別球迷的不當行為卻給球隊和賽事帶來了負面影響。
成都一直是中國足球的重鎮,蓉城俱樂部升入中超之后,成都的“金牌球市”回歸,鳳凰山體育場成為了中超最靚麗的風景線之一。然而,在成都蓉城隊向榜首沖擊的關鍵時刻,部分球迷的言行卻出了格。
經過深入分析,部分球迷的不當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內容過于低俗,用英文和字母對河南進行謾罵,將球隊之間的競爭扭曲為地域攻擊,試圖煽動大范圍的對抗,這種行為踩踏了文明底線。其次,情緒宣泄不分場合,在體育場外的公共設施上亂涂亂畫,這種行為已經游走在違法的邊緣。
雖然個別球迷以涂鴉方式羞辱主隊的行為在中超可能是首創,但相似的不文明行為在中超賽場內外確實普遍存在。例如,每場比賽在公布客隊出場名單時,總有一些球迷習慣性地使用不雅語言。
多年來,“文明觀賽事,理智對輸贏”的口號在中超賽場不斷響起,但總有一些球迷對此充耳不聞。因此,部分球迷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進自己的行為,俱樂部和主辦方也不能再作壁上觀。
足球場上的球迷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和攻擊性,主客球迷相互斗嘴、噓聲是很正常的現象。關鍵在于如何引導球迷的情緒,使之止于適當之處。近年來火爆的“蘇超”模式或許可以鏡鑒中超,讓中超在激烈競爭中保持理性與溫度兼備。
“蘇超”各隊和球迷之間的較勁雖然表面看起來是羞辱和攻擊,但細品之下卻充滿了機鋒般的調侃和揶揄。現在江蘇“十三太保”的球迷以玩梗逗梗為樂事,這種文明且有趣的方式值得中超學習和借鑒。
因此,中超俱樂部在享受球迷歡呼的同時,也要及時引導自己的球迷用文明的方式宣泄求勝欲望。賽前各隊發布的海報表達愿望的活動可以發動更多球迷參與進來,讓他們去競爭誰的文案最精彩、誰的畫面最出彩。面對不具惡意的調侃和揶揄時,俱樂部和當地有關部門應秉持包容之心,多一些一笑了之、少一些斤斤計較。這樣不僅能塑造出健康文明的“球迷文化”,也能讓球隊與球迷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撰稿 / 原森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陳荻雁